- Details
- Written by Tong
- Hits: 3166
武式太极拳精粹研究全书
前言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流派众多,作为武术重要拳种的太极拳运动,深受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的欢迎。
太极拳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强身健体、防卫制人、养心平气、延年益寿”运动;太极拳是一项松、静、自然、轻柔、沉、稳、连绵不断、圆、活的运动,而实际上太极拳的每一招一势都有其技击含义,只有很好地了解其身法、内劲、虚实转换,用“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以意行气,以气运劲而遍及周身,练就精、气、神。这种既重外形,更重内蓄的锻炼方法,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武式太极拳的功力水平。
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武术项目,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五大流派,武式太极拳就是其中主要流派。
武式太极拳是经武禹襄祖师、李亦畬宗师、郝为真师祖、郝月如师公、郝少如先师连续五代承袭世传,不断充实、完善发展起来的一大流派。
武式太极拳之所以备受太极拳界的推崇,也正是由于武禹襄祖师、李亦畬宗师结合技术实践,把太极拳理论推到了一个难于企及的高峰,他们的著作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被现代各派太极拳者奉为经典。
武式太极拳拳理清晰,深涵,拳艺风格独具。为了深入推广武式太极拳,满足初学者的要求,使广大拳友较为具体确切了解武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及其行拳技术要领,很自然地需要一本通俗性教学读物,这即是本书编写的动意。
作者自幼拜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郝少如先师为师,并专研武式太极拳身法,内劲及其理论,数十年寒来暑往,甘苦其中,练功不缀,喜研理法、内劲、有系统总结,积累了自己经验与体会,认真细致地完成了这本书的编写工作。
本书内容编排突出了重武德修养,重文化内涵,重基本功训练,重理法研习,以功理功法带套路的武式太极拳教学思想,着重于武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技术风格特点,技术动作和基本方法的训练内容,介绍了如何以意念导引走内劲,支配好行功走架的外形、动作;总结了作者几十年来在武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教学中的研习及经验体会。此书将对武式太极拳的普及、提高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也适用于不同基础的太极拳爱好者。
主要包括九个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武式太极拳的创始。
第二部分:武式太极拳对人体的医疗与保健作用。(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等)。
第三部分:拳理部分:主要介绍太极拳理论及怎样学好武式太极拳。是笔者对太极拳的实质及哲理性的研究与认识,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读者从根本上、
科学地认识太极拳的精髓,弄清太极拳技击的实质。
第四部分:武式太极拳基本功训练及身法概要。
第五部分:拳架部分。该部分采用图解的形式,全面地介绍了武式太极拳的基本套路、要领、身体各部位姿势图解的要求以及郝少如先师四张节序图,便于读者自学。
第六部分:推手部分:主要介绍武式太极拳活步推手、定步推手及其推手基本功的訓练方法。
笫七部分:器械部分:主要介绍武式太极剑、武式太极十三刀及武式太极十三枪、两人对练对枪、粘黏枪、左右抖枪等。
第八部分:拳解与论述。( 空、松、圆、活。 蓄劲与发劲……等)
第九部分:太极拳的古经典拳论。
附录部分:主要介绍武式太极拳历代名人简解及主要传人表等。
武式太极拳简解
武式太极拳是我国传统太极拳五大流派主要之一。武式太极拳是清代河北永年广府武禹襄祖师所创编。 武式太极拳是经武禹襄祖师、李亦畬宗师、郝为真师祖、郝月如师公、郝少如先师连续五代氶袭世传。武式太极拳经过他们不断充实、完善发展而形成一套系統完整的太极拳理论体系 。 武式太极拳其外形简练、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轻灵、尾闾中正、虚实分清、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出手不过足尖。并注重内功,用内动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每一拳式必须含有“起”、“承”、“开”、“合”。“开”則是“呼”、是“发”、是“放”即为周身气势的放大,周身骨节及肌肉群都有开展之意,为周身之劲撒放于体外。“合”則是“吸”、是“蓄”、是“收”,即是周身气势的收小,周身骨节及肌肉群都有收缩之意,是周身之劲的聚蓄于体内。这种由“开”到“合”,由“合”到“开”,相互转換的。 武 式太极拳具有完整丰富而细腻的理法,有独特身法及内劲,走内劲以意行气,以气运劲而遍及周身,一举一动由意动始而气动,继而形动,练成意、气、拳三者合 一。它以科学地集拳术、导引术、艺术、医学、力学、物理学、哲学为一体,既古老又新颖,即高雅又朴素,它不论在攻、防、格斗上,还是在强身健体上都有独特 的风格及研究价值,而且陶治情躁,延年益寿,有着奇特的功效。
怎样学好武式太极拳
学练武式太极拳要清楚地了解武式太极拳的涵义及其运动的性质,更要研究它的哲理,在习练太极拳的实践中运用武式太极拳的方法论去掌握其运动的基本规律,领悟它的拳法、身法等。武式太极拳有其独特的基本功(预备功),因此要练好武式太极拳必須先要练好武式太极拳的基本功。基本功的含义有三:一、为练好身法。在直立而双手下垂之简单姿势下练习,可使注意力集中于身法而为下一步学练套路作好准备,故为拳式之预备,二、为提高体力,因此功对体力要求最低,凡能站立者均可练习。但练习数日后,体力即可自然提高,故为体力之预备;三、为静心凝志,未学练过内功者,往往容易心神散乱,不易集中,而在学练此功时,即可打下神安之基础,故为练气之预备。预备功是一种外静内动的内功训练方法,它能增加肢体肌群的力量,站功时,肌肉处于等长收缩,增长肌肉运动强度,又使胸腹,腰背各组肌肉松沉,使重量沉于两下肢,故下肢肌力增加,更为显著。此功可增加内力,在预备功锻炼时,由于松静而达到上虚下实,气沉丹田,气血调整,如此不断地增强内力,使精充气足、神旺、经络通畅、气血充足,既可健身袪病,又可使体力不断提高,为练好武式太极拳打下坚实的基础。要练好武式太极拳必须要经过一个由生疏到熟练、由熟练到懂劲的逐步提高过程,武式太极拳有它独特的运动特点和风格,有它的身法要求,只有充分体现这些风格特点与要求,来使每一个动作姿势准确,符合其要领,由易到难、由难到顺、由顺到有内劲,达到功深。
练习武式太极拳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拳架
练拳架即是练外形,每个姿势动作都要用意念去支配它。主要在姿势的准确上下功夫,打好基础,练太极拳也像盖高楼一样,打桩打得深,打得好,造高楼才能稳。而且外壳结构要端正,然后再装饰,布置房间,如果外面结构不正,里面装饰得再好也没用,高楼还是要倒塌,打太极拳也是一样,外表姿势不正确,要破坏体内的内劲,太极拳就无法练好,所以,初学太极拳者,一定要先把拳架基础打好,像小学生学练毛笔字一样,一笔一划、横平竖直,要规规矩矩,应该先从正楷上下功夫,横、竖、撇、捺,笔笔不苟,长、短、阔,狭间架端庄,方可避免歪、斜、倒、塌之病。外形端正了,然后讲究运笔的逆入平出,收笔藏锋、凝散收敛、立骨出神,使内有雄劲之气,外有端丽之姿,然后再学行书和草书,用功日久,方能随意挥洒,自成法度。所以学练太极拳也是如此,都要有一定规矩,要着重把握动作姿势的端正,准确掌握整套架子的动作姿势,运行路线和方向、角度。在力求每一个动作姿势端正的基础上,提高熟练程度……
第二阶段:学习身法
在求正确熟练拳架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身法的练习,武式太极拳有: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清共十三条身法,因为身法是内形的基础,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环节,所以十三个身法是习练武式太极拳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法则,如果脱离了身法的基础,连身法的基本要求都没有达到,那要获得太极拳艺便成了一句空话。这十三条身法就是练好武式太极拳的方法,然而要掌握好身法,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先选择最基本的一两条身法进行练习,练到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循序渐进地逐步增加,直到身法全部掌握,然后再求腰脊敛气,使气注于腰间,脊骨之气能够注于腰间,一身便有了主宰,一身能有主宰、身、手、步法才能联成一体;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达到于灵活,协调,进而再求掌握行气运劲的本领。
第三阶段:学习内劲
太极拳是一门高级艺术,综合性学科,它包括哲学、力学、物理学、医学、解剖学、经络学、运动学、气功学……等学科,只有正确运用了解这些学科,才能科学地认识太极拳的精髓,弄清楚太极拳技击的实质。书中还简单举一些例子,使读者容易了解意、气是怎样才能分得开、分得清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对今后研究武式太极拳的发劲及意与气之间的关系有很大帮助。作者自幼拜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郝少如先师为师,并专研武式太极拳身法,内劲及其理论,数十年寒来暑往,甘苦其中,练功不缀,喜研理法、内劲、有系统总结,积累了自己经验与体会,认真细致地完成了这本书的编写工作。本书内容编排突出了重武德修养,重文化内涵,重基本功训练,重理法研习,以功理功法带套路的武式太极拳教学思想,着重于武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技术风格特点,技术动作和基本方法的训练内容,介绍了如何以意念导引走内劲,支配好行功走架的外形、动作;总结了作者几十年来在武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教学中的研习及经验体会。此书将对武式太极拳的普及、提高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也适用于不同基础的太极拳爱好者。
此书已于2009年11月在泰国曼谷出版。有意购书者或要学练武式太极拳者,请来电联系。
联系电话:86-21-52281896 (上海) 。 13651715119。(上海)
66-81-9119424;66-86-5598753;66-81-9910339。(泰国曼谷)
李伟明老师著有另一(彩色)书“李氏太极气功祛病疗法”---中文 、泰文合版 。有购
李伟明老师於上海传授武式太极拳。(个别面授)